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東方農機>>新聞視角>>
一季度農機市場:在沉寂中蓄勢待發 |
本站編輯:001 發布時間:2007-4-5 10:50:14 |
■閔紅伍 安明江/文
今年一季度,農機市場表現低于預期目標,市場響應度及銷售旺季的啟動,因春節、政策、自然及農藝因素影響而發生衰減和滯后,傳統的3月份銷售旺季顯得相對平淡。面對種種表象,冷靜理智地預測判斷和準確把握市場走勢,實在是當務之急。在多種利好因素背景下,今年農機市場前景將繼續向好,快速發展趨勢不會逆轉,年終再盤點將得到印證。。
市場表現平淡的主要特點
按照一般規律,1-2月份是農機市場傳統的銷售淡季,而3月份則應該進入傳統的銷售旺季。然而,今年一季度的市場表現卻與常年不同,盡管個別產品啟動,但整個市場仍然出現了“淡季趨淡、旺季不旺”的現象。一是銷售增幅出現下降。大中型拖拉機、收獲機械去年全年累計增幅在20%以上,而今年1~2月增幅同比有所下降。3月份農機市場仍然沒有啟動,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等大宗農機產品同比也有較大幅度的下滑。雖然有個別農機產品熱銷,但仍不能抵擋農機市場在一季度所表現出的弱勢。二是企業存貨和鋪貨增加。從企業看,我國一些農機制造企業按照慣例,已經做好迎接市場“高潮”的準備,一季度企業產品庫存較多,并且通過銷售渠道,提前為經銷商提供了一定數量的鋪貨,以滿足市場將來啟動的需要。三是用戶觀望等待購機補貼政策實施。近年來,在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的帶動下,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雖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仍有較大幅度的上升空間,農機保有量不足,未來市場農民對農機需求仍然強烈。當前用戶購買、使用農機的意愿較強。一季度,用戶基本上做好購機的準備,國家優質糧示范工程對大輪拖每臺補貼6000元左右,對銷售的拉動作用有限,用戶在等待高額的購機補貼。由于不知道補貼的具體品種和資金數目,在觀望中等待相應的優惠政策,爭取得到政府資金補貼,希望用**優惠的價格購買適合自己使用的優質農機產品。
影響市場啟動的直接原因
自2004年以來,今年農機市場啟動出現了少有的后移現象,使不少市場分析人士普遍感到疑惑。實際上,今年市場啟動之所以滯后,主要在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春節的溢波效應。2007年春節比2006年晚20天,比2004年~2006年平均晚約19天。從時間上分析,由于受節日的影響,預計農民購買農機時間將推遲20天左右,造成了傳統的3月份銷售旺季推遲的現象。二是購機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2007年,國家購機補貼資金達到12億元,在全國2/3以上的農業縣實施補貼,補貼的機具種類、范圍等進一步擴大,單機補貼力度也將擴大。持幣代購的用戶基本上都在等待這一政策的到位,隨著地方省市配套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相繼到位,農機市場將分步啟動。三是自然氣候及農藝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出現的西南地區持續干旱少雨、東北地區大雪覆蓋、西北華北地區沙塵肆虐等氣候現象,對市場的正常啟動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由于各地耕作方式、農作物生長狀況等方面的不同,各地農民正在抓緊田間管理、加強病蟲害防治、防范可能產生的“倒春寒”氣候災害等時間也略有差異,隨著春耕備播、增加春播面積等工作的推進,農機產品也將有不俗的表現。
應對市場變化的營銷策略
在穩健快速發展的農機市場面前,隨著市場旺季和高產月的后移,市場積聚的能量將隨時爆發,農機企業在市場旺季到來之前,應結合自身實際,采取多種營銷策略,緊抓市場需求機遇,滿足用戶需求,促進自身發展。
培育市場,順勢而為。在國家一系列惠農、支農政策中,農業經濟在宏觀調控中不斷加強,農村建設在和諧社會中不斷發展,農民收入在增收減負中不斷增多,這些利好因素都為農機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支撐。農機企業應通過市場調研、產銷溝通等方式,了解各地風俗、購機補貼重點、耕作習慣,突出重點區域,制定相應營銷策略,一方面通過形象宣傳、產品展示、關系營銷等手段,提高產品知名度,擴大產品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應通過完善渠道建設,制定銜接措施,暢通產銷渠道,保證在旺季到來之時,能夠保證產品滿足市場的需求。
吸引用戶,蓄勢而發。用戶需求是市場的晴雨表,是農機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因地域特點,農機生產企業在產品設計時需通過市場調查、信息反饋等方式了解各地農民的經營觀念和購買能力,將農民現實中的要求體現到產品上,使產品定位于用戶,讓用戶決定產品的走向,制造出適銷對路的農機產品。把著力點放在基層,通過培養農機手,試用新產品,進鄉村宣傳、促銷農機產品,送配件到田間、地頭。同時,有針對性的組織農民到企業考察、參觀,將用戶需求反饋和建議,反映給企業,在產品上吸引更多的用戶。
調整產品,應勢而作。面對用戶的需求,應以產品為載體,立足于用現代農機提升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思路,結合現代農業的需求,從保護性耕作、復式作業和精細作業、特色耕作等方面入手,積極用產品引導需求、吸引用戶、開拓市場,除在質量、性能、服務、價格等方面滿足市場、吸引用戶外,著力突出產品的差異化,調整產品結構,彰顯產品特色,加強實用性和配套性,增強產品的盈利功能,發揮產品優勢,以不同的產品組合和營銷策略開拓不同的市場、吸引不同的用戶,做到企業、市場、用戶多方共贏,為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有利的基礎。
第四,更新模式,借勢而上。當前,我國農機市場和產品集中趨勢明顯,企業的實力不斷展現。由于各個企業的綜合實力不同,其產品結構、營銷方式、管理模式都有不同的差別,其整體競爭優勢在淡季的優點和缺點都會展現出來。為此,應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在產品結構、營銷方式等方面向先進企業對標,彌補自身差距,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中,用高效的產品服務現代農業,用新的營銷方式突出自身差異化,不斷更新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綜合競爭能力。
資料來源:《農機市場》雜志 |
發表于 @ 2007年04月07日 22:07: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