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市場觀潮>>
(推薦)
惠農政策重塑拖拉機產業
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首次提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宏偉目標,這次會議上制定的拖拉機高速發展規劃超出了當時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可承受能力。20世紀70年代中期,這個目標又得到進一步的肯定,幾乎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爭相投資建設地方拖拉機廠。到1978年底,全國大中型拖拉機廠已達65個,1979年大中型拖拉機產量達125000余臺,其中履帶拖拉機26000余臺。小型拖拉機廠如雨后春筍,遍及全國各地。
一哄而起遍地開花般的建造拖拉機廠,雖然與當時我國經濟實力不甚匹配,但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快速提升,農民對拖拉機的需求量增加,進而又推動工業的發展進程,各拖拉機企業競相引進國外先進的拖拉機技術,包括引進美國約翰迪爾公司、意大利哥爾多尼公司、意大利菲亞特公司、美國卡特彼勒公司、聯邦德國道依茲—法爾公司……通過對這些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對我國拖拉機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創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種種原因,雖然當時引進的大多數產品并沒有投入生產,但為我國拖拉機產品的自行改進與設計提供了經驗,奠定了基礎。以后陸續改進與設計出多種型號的大中型拖拉機和小型拖拉機,與先前的引進技術息息相關。20世紀80年代,我國拖拉機行業的技術與市場得到了空前的鞏固與發展。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拖拉機市場逐漸呈現低迷發展態勢。大中型拖拉機需求量逐漸減少,生產企業維持在12個左右。進入新世紀后,拖拉機行業仍在艱難的低谷中爬行。2003年,我國大中型拖拉機的產銷量跌落到10年來的**低點。與此同時,小型拖拉機(包括手扶拖拉機和小四輪拖拉機)的產銷量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但是,新一輪拖拉機企業的崛起正隨著國家對“三農”政策的重視在緊鑼密鼓運作之中。2004年以來拖拉機市場出現拐點,給多年來在風雨中蹣跚前行的拖拉機行業帶來了希望。2004~2006年,我國拖拉機市場需求異常火爆,使大中型拖拉機年產銷量大幅增長,一舉邁上了20萬臺大關。
目前,我國的小型拖拉機生產企業約240余家,年生產能力約500萬臺。除了一些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的企業之外,還有不少為近10年來誕生的民營企業,或者在10年之前已經初具規模,后來不斷得到了鞏固和發展。我國小型拖拉機每年產銷量200萬臺左右,這種情況已持續多年,供大于求的局面早已形成。未來幾年內,小型拖拉機市場競爭會向多元化發展,除價格競爭之外,傍名牌的現象也會更加突出,無論是手扶拖拉機還是小四輪拖拉機,都存在這種情況。
就產品結構而言,手扶拖拉機和小四輪拖拉機的功率都有向上發展之勢,尤其是小四輪拖拉機。前幾年占據市場份額**大的是20~25馬力,不少已經突破25馬力,現在已經出現320型、350型配套單缸柴油機的皮帶傳動小四輪拖拉機。有的企業已經推出在小四輪拖拉機的基礎上改進的小型裝載機,這也是小型拖拉機向工程機械產品發展的一種傾向,說明市場的需求是因時而變的。針對小型拖拉機目前發展的趨勢以及出現的問題,行業和廣大用戶所關心的仍然是要有政府部門的宏觀指導,要有相關標準的有力約束,這是小型拖拉機今后能夠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我國的大中型拖拉機生產企業約30余家,目前生產能力約50萬臺。據業內專家根據近幾年市場需求預測,近年來我國大中型拖拉機的市場年需求量平均為25萬臺左右,雖然2004年以后產銷量增速較快,但2006年和2007年基本持平,說明市場的需求會有一個增速平衡期。近幾年大中型拖拉機需求結構比重平均值約為:25~40馬力功率段的機型占大中型拖拉機總量的45%,50馬力以上占55%,市場總需求趨勢向高功率段發展。 <BR< p>
發表于 @ 2008年06月14日 16:45: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