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產業研究>>
(推薦)
落實科學發展觀 推進農業機械化
陜西省農機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璽賢
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六大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支農惠農政策,加快了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支農惠農政策之一的農機具補貼政策,使我省農機化事業呈現出持續發展的態勢。農機裝備總量和結構、農機作業水平、農機服務能力、農機產品質量、農機經營效益和社會、生態效益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影響和制約農機化發展的裝備總量低、結構不合理、作業瓶頸制約、服務功能弱、投入不足等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方面,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陜西實際,推動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農業機械化是在農業生產中運用先進設備替代人力的手工勞動,在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中大面積使用機械化作業,既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又能夠推動農業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沒有機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農業現代化,它是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是建設新農村的引擎,起著基礎性、主導性、決定性的作用。
發展農業機械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系統而浩繁的偉大工程,必須樹立長期奮斗的思想,必須著眼長遠抓當前。應從新農村建設的實際,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廣大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中**關心、**直接、**現實的問題入手,確定農機化的工作方向和切入點,做到把握大局抓重點,立足實際抓關鍵。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步伐,推進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
1、搶抓新機遇,增加農機裝備總量和優化結構。當前,正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大好機遇期,應該搶抓機遇,在實現農機裝備總量增加的同時,全面推進農機結構調整優化。一方面是利用國家農機具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民和社會投入發展農機化的積極性,增加農機裝備總量,優化調整農機裝備結構,使農機總量和結構逐步趨于合理化。另一方面是調整農機作業結構,不斷拓寬農機的作業范圍。一是要繼續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特別是要專攻玉米收獲、水稻機收和插秧機械化,突破機械化作業的瓶頸制約,同時要向其他作業環節延伸。二是要加快推進特色(優勢)產業機械化。重點發展果園耕作、植保;設施農業耕作、栽植、節水、溫控、卷簾;洋芋種植、收獲和初加工;茶葉采摘、修剪和加工等機械化。引進示范推廣油菜種植和收獲機械化。三是要發展畜牧業系列機械。重點是牧草種植、收獲和農作物秸稈加工飼草機械,以及其它牧業和擠奶機械。四是要結合我省陜北、陜南和渭北盆地、山地、丘陵等地貌特點,因地制宜地開發研制和推廣小型多功能新機具。第三,要加快農機技術和機具創新。引進和推廣應用精準農業機械裝備技術,發展精準農業,推廣精量施肥播種、免耕播種、化肥深施、旱作節水、高效植保等機械與設備;發展農機復式作業技術,推行標準化作業;開發生產和推廣低能耗農業機械,發展節能、高效、環保型農業機械,采取措施更新淘汰老舊農機等。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增加農機裝備總量,實現農機結構的優化調整,促進農業機械化的全面發展,為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節約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贏做出貢獻。
2、健全農機體系,提高農機管理推廣能力和水平。健全的農機體系,是實現農機化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的組織保障。要加強農機管理職能,從宏觀調控、市場監督、信息服務、作業組織等公共服務方面提高管理水平。要走以農機推廣體系為核心,國辦民辦多種形式并舉的路子。國辦以推廣體系為核心,建立健全農機培訓、監理、鑒定等多種形式的服務保障體系;民辦以推廣體系為核心,建立農機大戶、新科技示范戶、農機專業協會和其它中介服務組織等多種形式的服務輔助體系。將各種類型的作業隊和有機戶有效地組織起來,以服務為宗旨,形成強大的技術服務與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管理機制。
3、 堅持因地制宜,推進區域協調共同發展。按照我省區域不同特點,找準制約發展的薄弱環節,確定農機化主推技術和重點,采取重點突破,實現協調發展。重點推廣保護性耕作、玉米收獲、水稻插栽收獲、園藝作業、飼草(料)加工、農用航空和果園、茶葉、薯類生產等農機化新技術,并組裝配套,形成規模,實現總量的擴張,提高新技術的市場占有率和作業能力。并逐步引進和推廣衛星定位技術和精細農業技術等,要向農機高新技術邁進。培育良好的農機發展新技術創新機制和農機科研攻關機制,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規范化、標準化程度。針對陜西的自然地理特點,因地制宜地推廣不同地域的農機化新技術體系,在渭北、陜北重點推廣保護性耕作、地膜覆蓋、秸稈飼草加工、薯類生產、果園作業、植樹種草與園藝作業技術;在關中重點推廣精量播種、秸稈還田、設施農業、飼草加工、玉米聯合收獲與農用航空技術;在陜南重點推廣小麥機旋播、旱地溝播、水稻插栽和收獲以及茶葉生產、山地作業機械化技術。
特別是要分區域重點抓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和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發展循環農業和節約型農業,在省政府確定的秸稈綜合利用重點實施區,大力推廣以農作物秸稈飼草加工、粉碎還田、覆蓋還田為主要內容的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技術,按照“綜合統籌,板塊推進”和“面上示范,整體推進”的原則,以板塊推進為重點與面上點狀示范相結合,整體推進提高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建立示范基地、示范小區,發展飼草加工企業和加工大戶,擴大秸稈飼草加工和秸稈還田規模,提高秸稈利用率,減少農村秸稈廢棄物的堆積,改善村容村貌,推進畜牧產業化發展,提高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在渭北和陜北適宜地區,重點實施好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示范工程,提高耕地質量,促進生態建設。鞏固已建立的部省級保護性耕作示范區,不斷擴大農作物秸稈覆蓋、機械深松、免耕播種、化學(機械)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示范推廣面積,發揮好該技術的保水、保土、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的作用,提高耕地質量,保護生態環境。
4、拓寬作業領域,提升農機械化作業水平。重點圍繞春耕春播、“三夏”、“三秋”重要農時季節,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和果業畜牧業兩大支柱產業,不斷滿足廣大農民對機械化的需求,提高耕(深松)、播、收關鍵生產環節和陜西糧食主產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要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落實力度,進一步調動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提升農機裝備水平,讓農民群眾充分享受現代農業工具帶來的文明成果。繼續擴大小麥跨區機收的規模和范圍,推動小麥、玉米機播、水稻機收和秸稈還田跨區作業,突破發展玉米機收、水稻插秧、油菜收獲、薯類種植與收獲等作業“瓶頸”,做好農機供油、配件、維修和作業信息等服務,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5、創新服務機制,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堅持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方向,以農機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機化發展,走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發展道路。一是在繼續完善以跨區規模機收為重點的農機作業服務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完備的規模機播、規模機耕等系列的農機作業服務市場,逐步探索和建立農產品精深加工與農機運輸市場。二是要積極培育和充分發揮農機大戶、農機專業合作服務組織的作用,提升農機服務組織化程度。三是要不斷完善農機銷售市場,推進農機產業化經營上規模。農機銷售大市場已經成為連接生產廠家、經銷商與農機使用者的中介服務組織,形成了環環緊扣的農機產業鏈。在直接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促進了農機企業的生產和農機企業技術含量的增加,使企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要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快農機大市場的建設步伐,促使以農機銷售大市場為紐帶的農機產業化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四是要維護農機維修市場的健康發展。依據農業部《農機維修生產管理規定》依法開展農機維修從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重點以農機維修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為突破口,做好農機維修的分級、分類管理和技術等級審定工作,促進農機維修質量提高。在農機服務的各個領域中,農機部門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提供服務”的政府職能,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積極培育更大范圍又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農機服務新市場。
6、完善法規體系,強化農機安全生產和農機產品質量監督。圍繞國家出臺的農業、農機法規和《陜西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在此基礎上,逐步出臺農業機械作業市場和作業質量監督管理、農業機械維修網點建設監督管理、農機科技成果監督管理辦法等法規,以便形成較為完備的農機管理法規體系,使農機各項管理工作全面步入依法管理的軌道。加強農機監理機構規范化建設,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強化農機安全檢查、安全設施建設和制度的建立,層級落實農機安全責任制,創建農機“安全村”,構建農機安全長效機制。繼續抓好農機產品推廣鑒定、產品質量市場監督、質量跟蹤調查等工作,為農民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農機產品;加強農機維修網點管理,提高農機維修質量,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四是農機監理機構與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機構要進入市場,依法監督,為農業機械提供了安全與技術服務,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7、強化科技教育,提高農機隊伍和農民的綜合素質。加強農機行業精神修養和鍛煉,強化行業職工學歷教育,狠抓農機干部特別是農機行政執法干部的業務素質培訓工作,逐步建立起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相互銜接、協調發展的農機教育培訓體系。特別是要加強農機職業教育,推進“綠色證書”制度;搞好農機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提高農民特別是農機手的技術素質和服務、運用新技術的能力,優化教育資源,逐步建立起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機職業教育培訓體系。
培養稱職合格的現代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一環。新型農民必須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專業化、職業化農民。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市、縣農機化學校、農機技術推廣部門的培訓資源和技術優勢這一平臺,積極開展農民農機化技術培訓,強化農機職業技能教育,積極參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提高農民素質,“孵化”知識型致富農村能人。
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各級黨政領導部門,特別是農業、農機部門必須下更大的決心,投入更多的力量,進行更扎實的努力,在推動現代農業建設上邁出重大步伐,取得新的突破。
發表于 @ 2008年06月18日 08:43: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