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專家觀點>>
(推薦)
編者按 :
**近,國資委機械離退休干部局老干部理論研討組通過對黨和政府部門有關文件、農機化行業中介組織的研究報告、以及相關報道的學習研究,結合社會調查,就我國農機化發展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扶持政策促進農機化持續發展
網上發布時間2008-7-18 作者 國資委機械離退休干部局老干部理論研討組
建國以來,我黨幾代領導集體十分重視農業的發展,出臺并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別是近年來,更是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在黨中央連續五年發出中央一號文件的情況下,國家還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大幅增加對“三農”建設的投入,并對農業和農機化實行了補貼措施,僅2004~2007年,中央財政就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9.7億元,帶動地方各級財政投入36億多元,拉動農民投入購機資金達185億元。2008年國家再次加大對農機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準,將農機具購置補貼覆蓋到所有農業縣;全年中央財政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40億元,比上年翻一番;補貼機具種類由上年的七大類24種增加到九大類33種。通過一系列惠農強農扶持政策的出臺與實施,不僅促進了農機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大大推進了農業機械化的進程,還使農機化事業得到了突飛猛進。
一是農機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農機制造大國,能提供農林牧副漁機械3000多種,品種和產量基本能滿足我國農業的需求。2007年農機工業總產值首次達到1500億元,躍居世界第三位。現有規模以上農機企業1800多家,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山東時風、中國一拖、福田雷沃及五征集團四家公司還進入到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農機工業呈現出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生產集中度逐漸提高、企業技術改造力度加大、名牌培育取得明顯進展、外資投入積很高漲等五大特點。
據農業部預測,從現在起到2025年,是我國農機化發展的中級階段,農機工業發展速度將進一步加快,發展質量不斷提高,發展領域不斷拓寬。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長的農業機械化需求與農機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從另一角度看,這為農機工業發展帶來了極好的機遇,將使我國農機生產在2008年繼續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二是作業水平不斷提高。2007年全國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為57%、33%和27%,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1%,標志著我國農機化發展水平已經由初級階段跨入中級階段,進入了加速發展階段。
2008年,為了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過程機械化,國家安排了加速推進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和玉米作業機械化的重大工程。農業部提出要在全國24個省(區、市)建立100個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示范縣,力促水稻作業機械化的新舉措;還提出建設10個國家級玉米生產機械化示范縣,以帶動全國玉米作業機械化的發展。
三是農機社會化服務扎實推進。2007年,全國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農機戶總數達3650萬個,其中農機專業戶400萬個,農機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農機服務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寬,農機銷售、作業及維修市場日益興旺。特別是農機跨區作業作為我國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一大亮點,近年來呈現出規模大、速度快、平穩有序的特點。2008年三夏期間,全國18個小麥生產省共投入聯合收割機42萬臺,比上年增加2萬臺,全國小麥機收水平已達82.3%。與此同時,預計玉米機械化收獲也將從局部市場向更大市場推廣。
發表于 @ 2008年07月21日 01:13: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