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宏觀視野>>
(推薦)
努力提高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
葉慶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提高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提高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就要加強對我國社會利益關系發展變化的調查研究,深入分析和科學把握我國社會利益結構、利益關系等方面情況的發展變化和發展趨勢,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統籌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和利益要求,努力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人們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從事獲取利益、滿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社會活動。人們在獲取利益以滿足自身需要的活動中,彼此間必然發生一定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歸根到底是一種利益關系,包括經濟利益關系、非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關系,等等。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追求利益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動因。馬克思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尤其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們的利益需求以及人們之間的利益差別仍然存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國的生產力獲得了長足發展,社會結構和階級階層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隨之而來的是社會利益關系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特點。
一是利益主體多樣化。其主要表現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知識分子階層發生了分化,出現了像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而且,許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頻繁流動,人們的職業、身份經常變動。這種變化還會繼續下去。二是利益差別擴大化。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日益擴大。三是利益矛盾復雜化。突出表現為近年來一些地方的群體性事件大幅上升,因土地征用、城鎮拆遷、企業重組改制、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等引發的群眾上訪及參與上訪的人數呈逐年增長之勢。
應當看到,社會主義社會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利益矛盾,從總體上看,屬于非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矛盾。但這些矛盾如果處理不當,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激化,甚至走向對抗,從而嚴重危害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系和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我國現階段社會各階層、各群體、各社會成員之間的利益關系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能否適應這種變化,協調和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直接影響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影響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努力提高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利益差別是一個社會發展與進步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個社會的利益差別和利益分化過度,就會走向利益追求的反面,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利益分化過度有悖社會主義國家的性質。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讓每個人都能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為此,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得以落實和體現。如果聽任利益分化不斷擴大,就會造成兩極分化,背離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動搖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削弱我們黨的執政基礎。
利益分化過度會嚴重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了起來,并通過先富帶動后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與此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不少并非通過辛勤勞動、合法經營,而是通過各種非法途徑和不正當手段聚斂社會財富的現象。一些企業經營者通過不公平競爭牟取暴利;一些生產經營企業和高收入個人偷稅、漏稅、騙稅乃至抗稅,將國家稅金轉化為個人財產;一些人采取種種手段、通過種種形式化公為私成為暴發戶;一些腐敗官員利用手中權力“尋租”,將國有資產轉為己有;一些人甚至通過詐騙、盜竊、搶劫、走私、販毒等犯罪活動獲取不義之財,等等。這些現象引起了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在一定程度上積累了貧富對立情緒,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展。
利益分化過度也會影響社會經濟的良性運行。利益過度分化,社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購買力水平下降,社會的消費能力就會遭到削弱,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和影響。因此,在利益主體多樣化和利益差別擴大化的情況下,必須把協調利益關系、化解利益矛盾放在突出位置,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把收入差距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避免出現兩極分化等社會利益分化趨向極端的現象,從而維護經濟社會的正常秩序,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健康發展。
利益關系的協調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協調利益關系的核心是統籌兼顧。因此,提高協調利益關系的本領,關鍵在于牢固樹立統籌兼顧的思想,在此基礎上明確利益導向、規范利益行為,建立和健全科學、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
第一,牢固樹立統籌兼顧的思想。我們黨歷來重視統籌兼顧問題。毛澤東同志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后來,他進一步明確提出:“我們的方針就是統籌兼顧,各得其所。”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之后,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并有利于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所強調的“五個統籌”,集中體現了統籌兼顧的思想。統籌才能兼顧,兼顧才能和諧。在社會階層、利益主體多樣化的情況下,統籌兼顧,就是要在實踐中注意兼顧國家、集體與個人的利益,兼顧發展能力強的群體與發展能力弱的群體的利益,兼顧改革中得益較多的群體與得益較少的群體的利益,兼顧先富群體與后富群體的利益,兼顧不同行業群體的利益,等等。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更好地整合社會各種力量,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
第二,明確利益導向,規范利益行為。首先,這里講的利益導向,主要是指思想觀念的引導,即通過宣傳教育,讓人們樹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獲取觀念,教育和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在社會變革時期,當階層結構和利益結構發生變化時,人們往往容易出現利益觀念的偏差。有些人習慣于傳統平均主義的利益格局,對于社會利益的分化認識不足,把正當的個人利益當作個人主義的東西加以批判;有些人則重利輕義,甚至唯利是圖。因此,要避免和消除這些現象,就必須從思想教育入手,加強正確的利益觀的宣傳,引導人們正確分析和看待社會利益分化現象,認識到因主觀能力、客觀條件等不同而導致的利益分配差異的客觀性,使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與改革步伐相協調、相一致,進而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其次,所謂規范利益行為,主要是通過加強法制建設,強化對利益主體的法律約束,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社會環境,引導人們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獲取利益,防止以不正當的手段甚至非法手段獲取利益,減少社會利益的矛盾和沖突。同時還要加強社會道德建設,不斷增強人們的內在約束力,引導人們合理選擇利益目標,自覺調整利益需求,正確選擇利益行為,妥善處理利益關系。
第三,建立和健全科學、合理的利益協調機制。從利益機制的作用領域看,我們所要建立和健全的利益協調機制,應當包括經濟協調機制、政治協調機制、法律協調機制和道德協調機制,等等。從我國利益關系變化的特點看,當前尤其需要重點加強以下兩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表達機制。利益表達若缺少有效途徑,利益矛盾就得不到化解,日積月累就可能釀成嚴重的后果;但如果只是任意地表達而缺少制度化的表達途徑,以諸多利益矛盾為基礎的表達行為就會以不可控制的方式,對現行政治秩序造成強大沖擊。當前,我國公眾利益訴求的方式在合法性、公開性和透明性上還明顯不足。一些強勢利益群體運用各種方式對地方政府施加影響,以謀取不正當利益;弱勢利益群體則由于資源有限,合法渠道不暢,而采用過激的施壓性集體行動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因此,應當為社會各階層提供利益表達的制度性平臺,建構起反應靈敏、溝通快捷、運轉高效的利益表達機制,使多樣化社會中的合理利益訴求通過正當、規范的渠道輸入公共決策過程。像民意調查制度、信息公開制度、聽證會制度、協商談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等,都是公眾利益訴求民主化、科學化的基本制度,應該結合實際盡快建立和完善起來。這對于保持社會穩定、推動民主政治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是建立和健全利益補償機制。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結構變化過程中,部分個人和群體的利益受損,出現了收入差距擴大、城鄉差距擴大和地區差距擴大等現象,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反映出當今我國社會生活中利益格局的失衡。因此,必須建立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給利益受損的個人或群體提供一定的補償,以提高社會公平的程度,促進社會的穩定發展。建立健全利益補償機制,除了采取各項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保障特殊、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之外,**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社會保險制度,如養老保險制度、失業保險制度等;社會救濟制度,對老弱病殘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有利于維護社會公正,緩解利益矛盾,保持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和諧。當然,建立健全利益補償機制并不意味著利益補償是無條件、無限度的。利益補償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一致,與國家的分配政策相適應。協調利益關系的工作涉及面廣,難度大,政策性強。我們要以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現實、**關心、**直接的利益,**大限度地把經濟發展和社會公平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將全國人民的思想、意志和力量統一集中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來,形成全國各社會階層、群體和成員齊心協力、同心同德的強大合力,保證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提出的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發表于 @ 2008年07月30日 22:56: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