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宏觀視野>>
中國企業有那些機遇?
作者:王斌
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并嚴重影響到我國實體經濟以來,
全國上上下下積極予以應對,采取了諸多措施全力應對。除此
之外,自古就善于用哲學和辯證的思維來考量事物的中國人就
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和不同時段,不約而同地提出過一個觀點:
即危機危機,危難中有機遇。這話國家領導人說過,各級政府
和管理部門說過,很多專家也說過。但在這次席卷全球的危機
中,中國的企業到底有什么機遇,卻鮮有系統和明確的闡述,
以至于不少與記者相熟的企業家都曾問過:中國企業的機遇究
竟體現在哪里?
前不久聽了一個講座,一位經濟學界的專家講到了這一問
題。雖然這不是他此次演講的主題,對此專家也未詳盡展開論
述,但其主要內容已基本可以回答企業家們的疑問。
第一,在這場危機中,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要素對
比發生了變化。從資金上看,中國金融體系很健康,流動性充
裕,“彈藥”多的是,并且主要用于項目建設和發展實體經
濟;而西方發達國家資金短缺,靠開動印鈔機增加的投入還有
很大一部分填補了銀行的虧空。從資源上看,中國是資源消耗
大國,前些年,正是為了掙中國的錢,石油、糧食、鐵礦石等
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可如今不但漲不動了,價格還像過山車一
樣往下掉,到現在還在底部徘徊,中國無形中又成了**大的受
益國。從市場需求看,全球消費都在萎縮,唯有中國,13億人
的大市場再加上正處于城市化和工業化的中期,西方不亮東方
亮,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僅憑這一點,世界上就無人能與中國
比。
第二,由于這次危機,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門檻降低了。
前些年,中國企業到海外去并購、重組或開拓新市場時,一些
國家和企業設置了很高的門檻,甚至將經濟問題政治化,很怕
中國發展和強大;而如今,許多國家由于市場低迷,企業不景
氣,都希望能借助外力,特別是希望中國的企業去投資,不但
門檻降低了,資產價格也大幅下降,畢竟救命比玩政治游戲更
重要。因此,這時候中國企業走出去,對我們所急需的石油和
礦產資源以及技術瓶頸等進行戰略投資,無疑是**佳的時機。
第三,當前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
均相對減弱,而合作欲望卻大大增強。市場好時,都想當老
大,誰也不服誰;而在危機中,由于資金短缺、需求下降、市
場萎縮,抱團取暖、共渡難關就成為很多企業的優選。因為能
活著比面子更重要。因此,目前正是調整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
的黃金時期。實力強的企業可以趁機低成本擴張,或強強聯合
共同做大做強,或強弱合并、優勢互補實施重組。其**終目標
就是優化各方面的資源,為經濟復蘇時騰飛做好**充分的準
備。
第四,中國的企業目前處于全球**好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除一如既往地擁有世界**大和**具廣闊發展前景的市場外,危
機發生后,國家還出臺了眾多前所未有的刺激經濟發展的舉
措。如四萬億元的投入,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寬松的貨幣
政策,發展民生的諸多工程,以及汽車、家電下鄉等等。各地
方政府也相繼出臺了更多的促進經濟和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可以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發展環境從來就沒這么
寬松過。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在這場危機中,擺在中國企業面前的
機遇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問題的關鍵是能否看到、抓住并真正
結合自身的實際加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
腦,衷心的希望我們的企業都能抓住這難得的歷史機遇,不但
安然地渡過危機,而且在危機之后更顯活力、成長壯大。
發表于 @ 2009年04月22日 18:41: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