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黃鶴拖拉機320萬起步今挺進巴西
黃鶴拖拉機320萬起步今挺進巴西
中國第**臺手扶拖拉機武漢造,毛主席曾親自來漢視察,可曾經的輝煌并未讓武漢拖拉機廠的命運一帆風順。2002年,負債6000萬元,武漢拖拉機廠無奈宣布破產;改制后搬遷至漢南,更名為武漢黃鶴拖拉機公司,開啟了一條艱難的創業之路。7年后,黃鶴創下年產值9000萬元的銷售紀錄,產品遠銷南美巴西、東南亞以及非洲國家。
53歲的邱昌橋現任武漢黃鶴拖拉機公司的黨委書記,上周六,他向記者講述了黃鶴拖拉機公司的前世今生——從輝煌到沒落,鳳凰涅槃再獲重生的創業之路。
1958年,中國第**臺手扶拖拉機在武漢拖拉機廠誕生。當年4月12日,毛澤東到武漢來視察,特意到武展參觀第**臺手扶拖拉機后。“廠里只愁生產,不愁銷售。”邱昌橋回憶說,在大集體時期,各地公社、大隊派專人拿著票排隊等拖拉機。
武漢拖拉機廠當年有多牛?有一則故事在廠內流傳至今。文革期間,我國援助非洲國家時,送去一批手扶拖拉機。一天,在喀麥隆的首都街頭,一輛手扶拖拉機翻倒在地,幾個年輕人將車扶正后,“嘟嘟嘟”就開走了。正巧喀麥隆總統保羅·比亞路過此地,他問助手這臺拖拉機是哪里產的,助手說“Made in China Wuhan(譯:中國武漢制造)”。1992年,保羅·比亞到北京訪問,提出想引進中國拖拉機企業到非洲辦廠,并點名要“武漢的”。
可此時的武漢拖拉機廠已無昔日輝煌。1990年前后,武漢拖拉機廠已被列入武漢市38家特困企業之一,“農村推行分田到戶后,每家每戶只有幾畝地,根本用不上拖拉機。武漢市的農機企業全軍覆沒。”至2002年初,武漢拖拉機廠宣告破產改制時,工廠負債達6000萬元。
320萬元艱難起步
2002年6月18日,改制后的武漢拖拉機廠搬遷至漢南,正式更名為武漢黃鶴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20萬元,購買廠房、設備和零配件后,流動資金基本為零。200余名老員工陪著老東家一起落戶漢南,開始了艱難的二次創業。
改制初期,廠里****的產品是生產了40多年的工農121型手扶拖拉機,市場局限。經過一年多的市場摸索,總經理劉世順提出開發能在大棚耕作的微耕機。
說起第**臺微耕機的銷售經歷,邱昌橋如數家珍。“2005年春夏之交,得知漢陽永豐鄉黃金(1092.50,6.80,0.63%)口什湖村的農民在種大棚蔬菜,于是,我就帶著兩名技術員,用拖拉機拉上一臺微耕機跑去了。”他說,到了村里,先找村黨支部,自稱“黨員義務服務隊,只義務做演示”,聽完這番介紹,村領導用大喇叭一喊,通知村民集中到一塊地頭,看微耕機操作演示。
“農民看了演示后,很感興趣,可5000元一臺,又覺得貴。”邱昌橋說,往這個村跑了三趟,**后終于賣出了一臺微耕機。半月后,什湖村的農民就主動找來訂購微耕機。邱昌橋如法炮制,很快在省內其他鄉村打開市場。2005年,黃鶴拖拉機公司的年銷售微耕機1500臺,銷售額達750萬元。次年,銷量翻番。
飛出湖北搶天下
經過3年努力,2008年初,黃鶴終于“飛”入四川,被列入當地農機補貼目錄,次年銷售過千臺。今年,又與四川省農機供應總公司簽訂了8000臺的銷售協議。
不光是國內市場,黃鶴在海外銷路也逐步拓寬。去年5月,中非論壇在漢召開,黃鶴拖拉機廠被幾內亞的一家企業相中,一次性購買了8臺收割機,黃鶴派專人到非洲給予技術指導,技術人員反饋“產品在當地十分受歡迎”。去年底,市貿促會牽線搭橋,黃鶴拖拉機廠與巴西里約熱內盧的企業取得聯系,今年初,廠里收到了巴西的500臺微耕機的訂單。
2008年,黃鶴拖拉機被農業部門評為行業前20強企業,目前,也是我省規模**大的農機制造企業。浴血重生的黃鶴拖拉機廠,今年計劃產值要過億;未來的5年,還將實現產值10億的銷售目標。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湖北黃鶴插秧機制造有限公司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