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我國農業機械化十年巨變凸顯四大特點
我國農業機械化十年巨變凸顯四大特點
從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公布實施以來,到2013年這十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發生了歷史性巨變,這是我國農機化發展史上很不平凡的十年,凸顯出四大特點。
十年巨變的三個標志
十年巨變的三個重要標志是實現了“一快兩跨越”。
“一快”是形成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快的歷史時期。從新中國成立到2003年的54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可以說是從零起步發展到32.5%,年均速度0.6%;從2004—2013這十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到59%以上,接近60%,年均速度2.7%,為過去54年年均速度的4—5倍,十年進展相當于過去45年。其間還出現了連續5年發展速度超過3個百分點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我國農機化發展**快的歷史時期。(見圖1)。全國農業機械化“十二五”規劃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的發展目標,將于今年(2014年)提前實現。
“兩跨越”,一是指2007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實現了總體上從初級階段跨入中級階段的歷史性跨越;二是指2010年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從過去以人畜力傳統生產方式為主轉變為當今以機械化生產方式為主的歷史性跨越。
根據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評價標準,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小于40%,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大于40%,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初級階段;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40—70%,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40—20%,為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級階段;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大于70%,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小于20%,為農業機械化發展高級階段。2007年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42.5%,超過了40%,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38%,已小于40%,總體上已跨入了中級階段。說總體上是指當年已有17個省(市,自治區)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或超過40%,已跨入中級階段;還有14個省(市,自治區)低于40%,尚處于初級階段,反映出發展的不平衡性。但進入中級階段的地區已形成主流,全國總體上已跨入了中級階段,這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標志。2013年,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超過59%,接近60%,表明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級階段的進程已經過半,目前已進入中級階段中后期,這既是完成中級階段歷史使命的關鍵時期,又是從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轉型升級發展的過渡時期。清醒認識這一點,對做好農業機械化工作很重要。
2010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超過50%,達到52.3%,標志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以機械化生產方式為主導的歷史性巨變。面對怎樣種地問題,現在中國農業存在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機械化生產方式兩種生產方式,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中國農業已進入了以機械化生產方式為主導的新時代!這個進程正在加速向廣度和深度發展。
十年巨變凸顯四大特點
“一快兩跨越”顯示出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了突破性重大進展,開創了農機化發展新局面,開拓和進入了新境界,在來之不易的發展進程中,凸顯出四大特點。
一是成長期與轉型升級期交融,快速發展與矛盾凸顯共現,是中級階段的重要特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由重點環節機械化發展到生產全程機械化,再發展到農業全面機械化。農業全面機械化也就是毛澤東主席所說的“在一切能夠使用機械操作的部門和地方,統統使用機械操作。”達到這一境界,就實現了大家共同追求的強農振興的農機夢。在實現農機夢的進程中,初級階段發展速度較慢,其重要特征是生產環節機械化;中級階段發展速度較快,其重要特征是生產全程機械化,所以稱為快速成長期和轉型升級期;高級階段又稱為成熟期,發展質量提升,速度較慢,其重要特征是農業全面機械化。(見圖2)
例如,2005年,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為35.9%(小于40%),農業勞動力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為40.2%(大于40%),還處于農業機械化發展初級階段時,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明確指出要“提高重要農時、重點作物、關鍵生產環節和糧食主產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而在2007年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跨入中級階段后,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時,就強調指出“加快推進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穩步發展經濟作物和養殖業機械化”。這說明進入中級階段后,要求農業機械化由環節化向全程化提升,由糧食作物向經濟作物、由種植業向養殖業拓展,要求更高了,領域拓寬了,任務也更光榮更艱巨了。成長期要加快發展是自然規律,轉型期要向結構優化升級轉變,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更重提高質量和效益。大家都知道,加快發展速度與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比較,提高質量、效益比加快速度更難。所以,這個時期發展速度加快了,難度也加大了,制約發展的問題和矛盾也凸顯出來了。主要矛盾是農機化發展需求迫切與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如技術和機具配備、發展資金、農機化人才及制度、政策等都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有效供給不足是指不需要的、該淘汰的還呈現過剩;需要的、該增添的出現緊缺。農機化有效供給不足是“四化”同步推進的短腿、短板,急需努力解決。主要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三不”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是前進中的問題,要在發展中靠科技進步,靠全面深化改革,靠創新驅動來解決,加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新時期攻堅克難,開拓前進的努力方向。
2010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50%,機械化生產方式成為農業生產主導方式以后,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又強調“加快推進大田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大田作物包含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加快推進大田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是把生產全程機械化從糧食作物拓展到經濟作物。文件強調“主攻機插秧、機采棉、甘蔗機收等薄弱環節”,指明在實現糧,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中,要把薄弱環節機械化作為主攻突破的重點。上述進程表明,從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公布施行以來,幾乎歷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有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重要內容,而推進的要求是不斷提高,與時俱進的。提出“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突出了整個農業(《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所稱農業,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產業,包括與其直接相關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是在新時期新階段吹響了農業由實現主要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向推進農業全面機械化的進軍號!由探索到推進,符合客觀規律,是農機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在農機化發展成長期和轉型升級期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舉措。目前農機化模式探索實踐與農機化示范基地建設結合正在興起,形成新時期推進農機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農機人要審時度勢,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把握現在,開創未來,做出亮點,為乘勢而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二是以農機手為代表的新型農民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加速,對加強農業基礎,發展現代農業,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協調發展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但誰來種地的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去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郭鳳蓮就曾問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明天誰來種地?”《人民日報》也開辟了專欄討論誰來種地問題。對此,我在《中國農機化導報》上發表了《誰來種地怎樣種地》一文參與討論。從實際分析,我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達**高峰是1991年當時高達3.91億人,之后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逐漸減少到2012年的2.58億人,21年減少了1.33億人,總量約減少34%。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從1991年的59.7%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26.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公布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也開始實行,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出現了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持續減少(年均減少約1200萬人左右),而鄉村農機從業人員持續增加的情況(年均增加約180萬人左右),鄉村農機從業人員占第一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從2003年的10.3%提高到2012年的20.8%(見表1),也就是說,十年來我國第一產業從業人員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素質有明顯提升,如今從事第一產業的人,5個人中已有1個是農機人。
以上情況表明,當今中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仍以傳統經驗和人畜力手工生產方式從事生產的傳統農民;另一類是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肯鉆研,會經營,能操作使用現代農業裝備從事生產經營的新型農民。以農機手為代表的新型農民,是立志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和主力軍,是農村發展先進生產力,勤勞致富的帶頭人。目前新型農民在數量上雖然還比傳統農民少,但是新興的新生力量,數量日益增加,而傳統農民數量在逐年減少。這一增一減除舊布新的新陳代謝變化,使新型農民在農業生產中起了帶頭作用居于主導地位,很多地方主要農活都是農機手干了,而傳統農民是干輔助活,退居次要地位。正是由于新型農民已成為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和主力軍,在農業生產中起主導作用,才大大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實現糧食十連增和農民增收十連快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保障。這是進入農機化中級階段中期后,我國農業生產呈現出的一個重要特點。時代潮流不可抗拒,那種說今后沒人種地或主要靠老人、婦女種地的說法是不確切的。今后要靠新型農民種地和經營。新型農民有自豪感、榮譽感和使命感,他們為振興農業,共圓農機夢做出了很大貢獻!
三是市場作用與政府作用功能互補,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從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公布施行和農機購置補貼納入支農強農惠農政策體系以來,我國農機化發展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策可循、依法促進的法治軌道。加強政府支持保護和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結合,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也不斷增強,有為的政府促進了有效的市場,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市場作用與政府作用功能互補,形成了農機化投入和農機裝備大幅增長,農機戶大量涌現的發展時期。從2004年到2012年,我國農機購置年總投入從249億元增加到857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補貼投入從0.7億元增加到215億元,農民個人投入也從237.5億元增加到596.3億元,不斷加大投入形成了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的投入穩定增長長效機制;其間,農機總動力從6.41億千瓦增加到10.25億千瓦,年均增長4800萬千瓦,農業機械原值從3647.3億元增加到7805.6億元,年均增加520億元,2012年比上年增加691億元,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的力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農機戶從3198萬個增加到4192萬個,增加了994萬個,顯示出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戶從事農業機械化生產的主體地位日益增強,農機戶作為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在不斷發展壯大。
四是成效顯著,這一時期成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成果輝煌、貢獻巨大的歷史時期。農業機械化加快發展,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防災減災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初步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為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糧食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和“四化”同步推進,增強國家實力提供了農業機械化支撐,做出了重大貢獻!支持以上判斷可從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四化”同步推進三個方面用數據加以說明。
糧食生產機械化一直是我國農業機械化的重中之重。購機補貼支持的重點首先是從糧食作物,從糧食主產區開始。糧食生產機械化也是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高的領域,2012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中小麥達93.2%,玉米達75%,水稻達68.8%,2013年薄弱環節機械化玉米機收水平已超過49%,水稻機械種植水平已超過35%,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進展。糧食生產機械化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為糧食總產量從2003年的4.3億噸提高到2013年的6億噸以上,實現十連增提供了物質技術支撐,同期糧食單產水平從每畝288.8公斤提高到358.4公斤,人均糧食從333.3公斤提高到442.4公斤,為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農機化為農民增收十連快提供了物質技術支撐,縮小了城鄉差距,主要表現為十年來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使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翻了兩番多,從4800元/人提高到22300元/人,支持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622元提高到8896元,提高2.4倍,城鄉收入比也由3.23降到3.03,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
農業機械化為“四化”同步推進提供了強力支撐,主要表現為轉移出勞動力支持了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農業機械化發展使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出現持續減少,而非農產業人員持續增多的趨勢,2012年比2003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減少1.04億人,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增加1.34億人。從2003年開始,我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非農產業從業人員多于第一產業從業人員的歷史巨變,(見表1)。當年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已降至50%以下,為49.1%,2012年已降至33.6%,此變化還在繼續。與此同時,我國城鎮化率從2003年40.5%提高到2013年53.7%,10年提高13.2個百分點,我國由農業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的進程還在加速。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使國家經濟實力大大增強,同期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逐步提高到第二位,成為全世界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也從1274美元提高到了6857美元,進入了上中等收入俱樂部。農業機械化加強了現代農業基礎,支撐了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對農機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機化大發展,形成了有史以來“四化”同步推進的良好局面。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農業裝備結構、功能改善和農機人員素質不斷提高,使發展資源節約型農業機械化取得了重要進展。我國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柴油消耗量由2003年的169.4公斤降到2012年的64.5公斤,說明農機化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以上事實使我們對沒有農業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現代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農業機械化發展,為“四化”同步推進做出了重要貢獻!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