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土地有序流轉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土地有序流轉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農業機械化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11月20日,《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推動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對我國農機化發展有何意義?在推進過程中,會對農機化發展帶來哪些影響?農機產業會出現哪些變革?農機合作社能否受益獲得發展壯大?就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有關專家學者和合作社理事長。
為解決農機化發展中的難題提供制度保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白人樸認為,《意見》的出臺很重要也很及時,是為我國深化農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規范了行為。《意見》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
根據我國第二次農業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民戶均耕地9畝,農業從業人員人均耕地只有5畝。按照1畝地年純收入500元計算,我國農業從業人員的年均純收入只有2500元。“這樣的小規模農業經營顯然已經不適應現代農業的要求,也不利于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這樣的收入也難以讓農民真正成為受尊敬的體面職業。”白人樸說。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家庭流轉土地面積達3.8億畝,占全國家庭承包土地的28.8%。“也就是說我們的農村土地流轉已經呈現出加快的趨勢。所以從這兩方面的數據來看,現在提出發展引導和規范土地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條件基本具備,時機已經成熟。而土地經營權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又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和必由之路。所以必須結合實際,積極穩妥地推進。”白人樸說。
白人樸認為,《意見》的總體要求也非常明確,就是方向明,步子穩,而且要讓農民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與受益者。從方向上來看,首先,第一次提出了加快構建立體式復合型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就是要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這也為我們今后農機化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第二,進一步重申了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就是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第三,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鞏固的就是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實現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需要完善的就是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也就是說,以這‘一個體系、一條道路、一個制度’來保障農民成為改革的積極參與者與受益者。而這些也為化解農機化發展中的難題提供了制度保證。《意見》提出的‘三個不能搞’和‘三個相適應’,也對農機化的發展非常有利。”白人樸說。
白人樸認為,《意見》的出臺為推進農機化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既為農機化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解決農機化發展中遇到的農業小規模經營難題提供了保證。“特別是《意見》指出,今后新增的投資重點都會向新型經營主體,也為農民購置農機提供了支持。所以,我認為我們目前在進行的“十三五”農機化發展規劃中,一定要與國家的指導性意見結合起來。”白人樸說。
土地規模化經營將推動農機產業升級
“土地的適度規模化經營肯定是有利于農業機械化發揮優勢。而土地通過確權登記等制度保證之后,堵住了之前的一些政策漏洞,規范土地流轉,將會進一步加快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從而推動我國農機工業的發展,產業的升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寧學貴說。
寧學貴認為,《意見》中提出要穩步推進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試點,將有利于種糧大戶、農機大戶資金實力的提升,從而解決他們在購買大型農業裝備時購買力不足的問題,促進其購置和使用農機。而糧食烘干、農機場庫棚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也使這些農機化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當然,我們也必須注意到,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專業化組織生產之后,對農機產品的要求將趨向于大型化、專業化、智能化。但目前我國農機工業中占多數的中小企業,其生產的大量同質化低端產品勢必難以達到這樣的要求。特別是由于目前農機消費群體購買力偏低,使得我國的很多農機產品還在走低價競爭的策略,今后這樣的低端農機產品的發展空間將會進一步萎縮,會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大的生存壓力。另外,農業經營制度改變之后,農業的補貼制度也將面臨更深層次的變革,這也會促進農機企業改變現有的經營、銷售以及服務模式等。”寧學貴說。
鼓勵糧食規模化生產的政策還得更給力
“知道國務院發布了這個《意見》,我身邊的兩個機手都說,國家都出政策支持了,我們得加快搞土地流轉了!”山東省嘉祥縣疃里鎮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朱慶來說。
“現在我們這里農民都還沒拿到土地證,所以搞流轉時心里都有些顧慮。現在好了,政策已經出來了,政府能夠快些落實土地確權頒證的話,我們搞流轉時就會順利很多。”
在朱慶來所在的疃里鎮,如今想承包土地搞農業的人越來越多,一些工商企業老板們的加入更是把當地土地流轉的價格給炒了起來。“前幾年,我們這里流轉一畝地的價格也就300—500元,如今低于700元就沒人會把土地流轉給你,價格**高的已經達到了1000元/畝。”朱慶來說,由于土地流轉價格的提高,種糧食就變得無利可圖,所以在疃里鎮,大量流轉的土地都用于種植經濟作物或者搞休閑農業。
“我們合作社之前流轉的土地去年被政府收回去搞開發區了,今年想再找地就難了。現在農機戶們整天都想著多流轉些土地,就是苦于拿不到地。價格太高了我們也承受不起。因為我們手里的機械多是用于糧食種植的,但是以現在的土地價格,種糧食真是很不現實了。”朱慶來也有煩惱。而且,由于農民流轉土地的意愿不一致,還使得現實中合作社流轉土地難以成方連片,也極大地阻礙了糧食規模化生產。
另外,目前國家的種糧補貼都是補貼到了土地承包者手中,而不是補貼給糧食的真正生產者,這也使得土地流入方的合作社從事糧食生產步履維艱。而《意見》中提到的“原有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歸屬由承包農戶與流入方協商確定,新增部分應向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傾斜。”朱慶來認為,現實中操作起來會十分困難。“這么多年的慣例,想讓農民改變太難了。”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