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普惠、便民、高效,北京農機購置補貼改方式
普惠、便民、高效,北京農機購置補貼改方式
隨著“北京市農機購置補貼APP正式上線”出現在大屏幕上,標志著全面改方式后的北京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正式全面啟動實施。12月21日,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召開“北京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培訓暨北京農機補貼APP上線啟動會”,全面部署農機購置補貼工作。各區農機管理部門領導、管理科長及具體工作人員參加會議,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農機行業主管領導李全錄同志講話。
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農機化管理部門介紹,為保持與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一致性,深化農機化管理“放管服”改革,從2018年起,北京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操作方式由“政府采購”改為“自主購機”。相比于以前采用的“政府采購”方式,新的“自主購機”方式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一是購機者購機自主性大大增強,獲得感更高。實行“自主購機”方式后,用戶購機自主選擇性更強,可以自由選擇補貼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等,從根本上實現自主選機、購機、用機和申報補貼,完全根據自身意愿全程參與、自主決策,可以充分體驗到政策的普惠性。二是配套文件完善,工作程序規范。借鑒其他省市做法,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北京市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流程,農機購置補貼產品核驗工作規程,農機具購買及補貼申請、兌付流程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確了補貼工作程序,規范了相關工作流程,確保了政策實施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三是推廣信息化管理,優化實施方法。通過開發北京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農機購置補貼產品自主投檔平臺和手機APP、機具二維碼、物聯網監管“三合一”系統,實現了管理人員、農機企業和購機者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和操作。購機者通過手機下載“北京農機補貼APP”就可以完成驗機和補貼資金的申請,實現農機購置補貼辦理“只跑一次”,便民程度大幅提高。
據統計,北京市自2005年實施購機補貼政策到2017年已有13個年頭,13年來,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引領和帶動下,全市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戶購機熱情不斷提高,農機裝備數量大幅增加,13年間全市用于農機購置補貼的資金近15億元,帶動購機資金近30億元,購置各類農機具10萬余臺套,直接受益農戶10萬余戶。裝備數量和質量的提高帶動全市農業各產業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全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糧食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畜牧養殖和漁業養殖機械化水平分別達到61%和40%,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通過對2007年一2016年十年來北京市農業生產要素(土地、資本投入、化肥消耗、農業勞動力、農業機械)對農業產出的貢獻率進行分析測算,農業機械對農業產出的貢獻率達到17.53%,農業機械化水平每提高1個百分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應增加331元,因此,作為一項惠農政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實施,在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機化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
據了解,2018年全市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共計1.75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05億元,市級配套資金0.7億元。為突出北京市配套農機補貼資金的地方特色,將北京市配套農機補貼資金分為累加補貼和單獨補貼兩種方式,特別是市級單獨補貼資金,在補貼品目范圍和補貼機具資質方面有突破,一些符合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的裝備和綠色生態導向的機械納入補貼范圍,更好地滿足北京市農業重點產業和特色產業的發展需要。
會議要求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加強制度,科學組織;加強宣傳,普及政策。同時,就今后京郊農機化發展和農機補貼工作重點,會議提出農機裝備支撐領域要拓展,補貼政策設計要優化,農機裝備結構要升級。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