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環球農機>>
(推薦)
韓國:普及網絡信息 縮小城鄉差距 13 14
韓國忠北大學教授 李玉禾
韓國政府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化村建設。
圖為一網絡信息化村剪彩儀式。
韓國政府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化村建設。圖為一網絡信息化村電腦活動室。
信息化網絡工程的推進背景
目前,在韓國城鄉之間存在著較大的信息化差異。這種差異不僅限制了農村居民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還導致城鄉居民生活品質的差異和收入的兩極化傾向,這些現象恰恰是妨礙社會團結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05年韓國農村居民的互聯網利用率只有23.0%,和全民平均利用率71.9%相比,差距甚遠。
為了建設高品質生活環境,逐漸消除信息化差異,增加農村居民收入,韓國政府正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實現國家的均衡發展。
信息化村莊建設穩步推進
為了建設和諧的信息環境,行政自治部設計并積極督促工程計劃的實施,在確保預算的基礎上,構建和管理中央系統,為電子政務做積極的宣傳。按照分工,地方政府負責構建和管理地區信息網絡,營造信息利用環境,對農村居民實行信息化培訓,在現場給予大力的行政支援。另外,鄉鎮政府負責建立網絡信息村管理委員會,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在開發農民的收益模式的同時,有序地經營鄉鎮信息中心。
目前,韓國政府對信息網絡村莊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對此工程的預算為:中央政府投入6400萬美元,地方自治團體投入4100萬美元,鄉鎮政府投入1100萬美元,總計1.16億美元。
通過5個批次,目前全國已構建了總計306個網絡信息村(其中第一次構建25個,第二次78個,第三次88個,第四次89個,第五次26個)。
網絡信息化村推行的服務主要集中在構建超高速寬帶網絡基本設施,提供個人電腦,建設鄉鎮信息中心,開發信息收益模式,對居民進行信息教育,確立管理系統以及營造信息化氛圍等7個方面。目前建好的鄉鎮信息中心已經成為村民信息化教育場所、文化生活場所和村民們的交流場所,還被運用為信息服務銀行系統、電子政務網站等。
積極開發特色產品的電子商務。將鄉村生產的特色產品通過網絡告知城市的消費者,經過訂貨、配送、確認等步驟,方便農產品走出鄉村,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自信息化村莊工程開始至今,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網站會員人數從2004年底的8.5萬人提高到2007年的13.5萬人。信息村的銷售額也由2003年的617萬韓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980萬韓元。村里的家用電腦普及率也由21%發展到67%。此外,網絡信息村的互聯網點加入比例也由以前的8.8%提高到了64.5%。
信息化村莊建設帶來可喜變化
通過信息化村工程,韓國能改善信息利用環境和信息利用生活化水平,創造出新穎的收益模式,確保農民能夠擁有較穩定的收入;通過IT設備連接,開發出新的發展模式,形成地區共同體意識;號召農民樹立主人意識,學習參與民主主義;消除城市和農村之間的信息水平差異,還帶來農村居民的發展信心不斷增強,養成應對變化的挑戰精神等。
以韓國慶尚北道奉化信息化村為例,村里有217戶,575位農民。國家和地方共投入55萬韓元,為奉化村建設擁有11臺電腦和一臺投影儀的信息中心,讓120臺電腦走進了農戶,家用電腦普及率由實施工程前的0.03%增加到了59%。由此,村民們可以通過網絡商城銷售本地產松口蘑、香菇、蘋果、核桃和土豆等農產品。利用電子商務,奉化村將銷售額由2003年的400萬元提高到2006年的5億元,直接服務的顧客人數也保持了2463人之多。
事實上,信息化村建設能夠提供雙向的信息傳播。一方面,城市旅客可以通過鄉村的網絡信息村電子系統以及無線收信機系統簡便地了解地方的特色產品、住宿和旅游狀況;村莊方面,可以通過信息化系統介紹村莊,進行電子商務,提高村民收入,提高村莊形象,為國家的和諧發展做貢獻。
信息化村莊的未來發展方向
韓國政府目前計劃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直到2014年,繼續構建800個網絡信息村,這將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成長期(2001—2006年)。將網絡信息村建設成全國性政策事業,構建306個鄉鎮;由中央政府主動推進事業;選擇適當的鄉鎮,開發和增加網絡信息村典型。
第二,擴大期(2007—2011年)。管理工程事業的主體由中央政府過渡到地方自治體與鄉鎮。開發農村與漁村地區,為其提供固定提高收入的模式。
第三,穩定期(2012—2014年)。以地方自治團體和鄉鎮為主推進事業,接著形成自立的運行機制,起到地區發展的領導作用。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發表于 @ 2008年06月30日 22:08: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