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產糧大縣誰在種糧 山東臨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調查
產糧大縣誰在種糧 山東臨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調查
期盼:
**盼貸款不再難,加強農業保險,農機補貼傾斜
記者調查發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健康成長,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承包了3000多畝地,興隆鎮種糧大戶范中興夠牛!可說起種糧的難處,范中興有一肚子話要說。
首先是貸款難,資金問題難解決。大規模種地,前期資金投入很大。雖說是"有錢不買半年閑",但大型農機具是必需的,僅此一項范中興投入就達160多萬元。靠著自己不薄的家底,他在銀行貸到了30多萬元。"一些實力差的,缺少抵押物,貸款都貸不到,談何發展?"
趙成廣快人快語:"緊性的莊稼,慢性的買賣。農時不等人。不管是政策還是錢,都要搶在農時前。"不久前北京一家"農"字號大銀行來村里調研,趙成廣開玩笑說:"你們的'農業'兩個字,太名不副實了,農民貸款太難了!"
種糧大戶們普遍反映,農業抗風險能力弱。今年夏天,臨邑連續降雨造成內澇,范中興的玉米地一部分絕產,雖說保險公司按照每畝300元給予賠付,他還是虧損不少。"目前農戶按照每畝2元的金額繳納農業保險,如果能多繳納點,遭災時能多賠付點,那就好了。"范中興說。
魏德東也有過類似遭遇。前年玉米收獲進場,碰上連日陰雨天氣,看著落到地上的一層玉米粒霉變發芽,心疼地說:"一萬元沒了。"他建議適當提高種糧大戶繳納農業保險的保費,由目前的2元提高到6元,也可以參考國外農業保險按照效益補貼的做法,讓農戶遭災時能多減少點損失。
如果當時有大型烘干機,魏德東也可以免受這樣的損失。而買一臺大型烘干機要40多萬元。"還有噴藥、噴灌等大型植保設備,都需要,但價格太貴。希望政府能對大戶購置大型植保設備給予補貼和扶持。"魏德東說。
魏德東同樣關心基礎設施建設,這關系著種地的投入成本。他說,"我有兩臺噴灌機械,澆一畝地只需要1元錢;如果人工澆地,一畝地光工錢就要15元。如果地頭通不了電,地里沒機井,噴灌機械就派不上用場。政府要加大農業基礎建設投入,讓盡可能多的土地做到旱能澆、澇能排。"
建議:
分類分級管理,建立退出機制,整合平臺專項扶持
"誰來為合作社、大戶們服好務?"在新型主體蓬勃興起的時候,臨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為新型主體創造良好經營環境的同時,提出了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思路。
孟祥勝說,縣里經過調研發現,由種養大戶、龍頭企業等牽頭創辦的合作社,得到群眾認可大都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而農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更容易吸引群眾參與,快速形成規模效應。鑒于此,縣里篩選了23個凝聚力、號召力較強的農村黨組織開始試點。
臨邑在合作社上做文章,還與不盡如人意的合作社發展現狀有關。"合作社有近800家,社員平均只有36戶,規模小,能夠正常發揮作用的不到70%.不少合作社管理不規范,以純粹盈利為目的,組織性不強、服務性差。"在孟祥勝看來,只要把握好"領導不主導、支持不把持、幫辦不包辦"的原則,黨組織引領創辦就能走好。
著眼于基層合作組織更加健康地發展,臨邑縣農業農村經營管理局局長司德泉提出,對現存的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進行分類分級管理。"通過梳理、篩選,根據實際運行情況劃分等級,重點扶持那些服務功能全、發揮作用大、帶動能力強的合作社,對那些規模小、帶動農戶少、內部管理機構不健全的合作社,逐步規范引導;對于那些'空殼合作社'和'假合作社'予以淘汰。"
為此,還要建立退出機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的注冊門檻非常低,合作社只要有5個農戶就可以注冊,且不需要驗資。"司德泉說,"這導致新型經營主體良莠不齊,再加上運行過程缺乏統一監管,不需要年檢,沒有明確的退出機制,致使部分合作社雖然'名存實亡',但仍登記在冊。"
司德泉認為,大部分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提升,都面臨著擴大規模、加大科技投入的問題,但針對他們的扶持力度相對較弱,而且現行的扶持政策多數分口歸到了各個業務部門管理,缺乏統一的統籌協調。他建議:"應該搭建一個發展服務平臺,各部門凡是涉及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的資金、項目扶持,都匯集到這個服務平臺上來,統籌安排。同時建議上級財政逐年加大對新型主體的專項扶持資金。"
- 暫無評論